第149章 文武(2 / 6)

凡战场上的事,分工明细,尤其不许文人过多插手,特别是运送粮草的事。否则卡着粮草和军响,那不是把人往死里逼?”朱至继续借题发挥,就为了让泰定帝听进劝。

“按你的意思,六部里这文臣和武将都得参半才行。”泰定帝拧起眉头有此一问。

朱至理所当然的道:“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爹怎么就觉得武将们不会做官了?”

啊!这会轮到泰定帝无话可说了,武将都是粗人,心计脑子都玩不过别人,让他们去跟文臣斗心眼,纯纯是送人头。

“文臣可以随意参与军事,武将们呢,他们有多少开口的机会?朝中议事,爹是有多久没有听到武将们的声音了,难道这一切在爹看来都属于正常?”朱至仅陈述事实,请泰定帝自己想想是与不是。

泰定帝确实想了,朝廷议事,几乎开口的都是文臣,武将们确实已经越来越少开口,泰定帝不能说不曾发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在泰定帝看来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

武将们毕竟只懂得行军打仗,从来不懂安民治天下,要是他们一个个都能文能武,至于被文臣们挤兑得话都不敢说?

“武将,能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人,有哪个是蠢的。官场,我是觉得该让他们去好好的治治了。”朱至觉得,官场那乱七八糟的规矩,就得让那些大老粗们出面。

“爹得知道,您若是忽视武将们,从心底里认定他们对治理天下绝无助益,天下的人,满朝的臣子,他们就会察觉您的心思,如您一般的同样轻视于他们。

“武将们呢,那么多年以来根深蒂固的认定自己是粗人,只会打仗,以至于在文臣那儿本就抬不起头,对于子孙的要求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多读书,将来成为文臣。然而长此以往,大明还有能打仗,会打仗的人吗?纵然天下太平,统帅之领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一但边境不宁,谁来护卫天下?”

朱至不过顺着泰定帝的反应推理,但他们其实都很清楚,朱至没有在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不慎,极有可能造就这样的局面。

泰定帝眸中闪过一道阴暗,显然也是担心的。道:“依你所见,当如何才能确保我大明有会打仗的人。”

朱至道:“得先让天下人看见,会打仗的武将也有出头之日。武则天当年设了武举,后来为大唐力挽狂澜的郭子仪当年就是武举出身。文有状元,武为何不能有。习文可光宗耀祖,习武亦然。唯有朝廷对文武一视同仁,才能让天下人看到出头的机会,也才会有人冲这个方向努力。”

道理一说通,泰定帝立刻拍案而起道:“说得对。朝廷所在,本就是天下的中心,朝廷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如同舒笙这样的人才,谁能说一心钻研农事的人就不能为天下立下不世之功。文科,武科,都应该同行。我大明不能重文轻武,更不能让文臣占据整个大明的朝廷。”

哎哟,泰定帝能听进劝,那可真是太好了。“对!我大明绝不能重蹈宋朝的覆辙。”

人都是有理想的,于朱至来说,不能像大宋那样犯下重文轻武,以至于在国家危难之际,无将可用,以至于让大明陷入困境,甚至是绝境,那是必须的。

“明年开恩科,不仅开文科,还得开武科。你主持文科,你主持武科。”泰定帝一想清楚,立刻把两门科分给了儿女,朱雄英和朱至对视一眼,朱雄英道:“爹,要不反一反?”

???汤显和朱允炆都傻了眼,旁听得够多,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多了不该听的话,以至于出现幻觉。

朱至偏在这个时候补上一句道:“要是爹能亲自主持大明第一场武科,那是再好不过。”

泰定帝!!!他觉得,嗯,不管是朱至或是朱雄英的主意都出得相当的好怎么办?以至于他都想答应了。

“让至儿主持文科科举,这样一来,新任的科举进士们,往后都算是公主门生,想来过些年,他们也绝不好意思对至儿指手画脚。多让至儿住持几回科举挺好的。”朱雄英一看泰定帝不出声,他得再接再厉了。

汤显此时脑子飞转,同时也在怀疑,他的脑子是不是不太好使呢,朱雄英是什么意思?是想让天下官员皆出于朱至门下吗?这是真不怕满朝的文武大臣反对?

汤显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不能想,不能乱想,什么事别尽往好里想,没准朱雄英不是那么一个意思。

“你莫不是当满朝的大臣能答应?”泰定帝考虑的更是这满朝的臣子能不能答应,要是闹起来,事可一定不小。

朱雄英眨了眨眼睛很是无辜的道:“爹要是愿意,他们反对有什么用?不然,您先把我抛出去,要是没有人反对了,您再改个口。反正不是文武并进吗?”

对的,先把朱雄英丢出去,但凡听着朱雄英主持科举,正常的当官的都不会反对,毕竟同样的事泰定帝当太子的时候都做过的。有先例在,谁也不敢挑毛病。

等人都同意了,泰定帝再把武举弄出来,比着同样的理由

最新小说: 诸天,从获得氪星体质开始 火影降临现实,获得鼬万花筒 宝可梦:怎么办?岳父总想手撕我 四合院:摊牌了,就是要惩治你们 快穿:极品炉鼎重生了 一人之下:我有一双轮回眼 咒回:从魔虚罗到英灵召唤 综影视之女配她又在享受人生 网王不打网球有罪吗? 东北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