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历史军事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144章 名震华北

第1144章 名震华北(2 / 4)

直向前侦察了超过1500米的楚少云等人亦是疲惫至极,于是11人躲在一块巨石之下形成的天然岩洞里小憩,打算恢复点精力再行返回宿营地。

没想到这都还没睡着,就从头顶上传来一阵亢奋的叽里哇啦,直接把11名精兵都给惊着了。

这里,也有日本人难道是传说中的日军特工队

然后,伴随着一声声低沉的军令,不断有沉闷的脚步声传来,被薄纱捂住削弱不少的手电筒光星星点点映入悄悄探头观察的陆军中尉的眼帘。

一队队日军从二道梁一处低矮山丘越过进入二道梁内部还算低矮平坦的灌木丛中。

「我的个亲娘哎这特么至少有一个日军步兵大队排长,咱们得赶紧通知何厂长他们转移。」一名上士瞪大眼睛,惊声在楚少云耳边提醒。

陆军上士原属67军,也是个经历过松江大战的老兵,啥样的战场都见过,但当看到一个千人级别的日军步兵大队距离自己人不足千米,依旧是汗毛竖起。

不是一个日军步兵大队战斗力有多强,而是他对自己那些几乎由学生、工人、民兵组成的两个半年没有太大信心。

尤其是在楚少云的疯狂编制下,无论轻机枪连还是枪榴弹连,基本没有步枪。

比如一挺轻机枪,拥有主射手一人,副射手和弹药手各一人。三人中,主射手负责携带重达10公斤的轻机枪、钢盔等个人物资,副射手和弹药手负责携带所有弹药,并还有工兵铲、食物、清水等物资,战斗时,副射手和弹药手还要能最快速的为主射手构筑野战工事。

平均每人负重都在15公斤以上,哪还有多余力气携带步枪、手枪这种枪械,三人最多只有一把黑星手枪和2个弹匣

说白了,这个1300人组成的纯重火力部队,压根儿不具备近战能力

「转移」楚少云脸色刚毅。「往哪儿转移而且等我们跑回去通知,日本人都已经向那边运动了,大几百人转移那动静,你以为日本人是傻的,看不到还听不到」

「那咋整就这么等着也不是个事儿啊等到天亮,被日军发现更麻烦」陆军上士脸色像是苦出了水。

二道梁之间的山地,最远相隔不过250米,蝗虫一样冲过来的日军几乎用不了一分钟即可抵达,那场面仅是想想就令这名老兵头皮发麻。

「咋整,干他个」楚少云却几乎没有犹豫,当机

立断下令。「去两个人,通知澹台处长和何厂长,趁日军不知情且立足未稳,我们轻机枪连、枪榴弹连借助灌木丛掩护,沿二道梁方向前进700米,而后集火射击,步兵炮则改增大仰角,用类似迫击炮模式炮击,目标就是我阵地方对面,只要不把炮弹丢到自己人脑袋上,随便他们怎么打

告诉他们,无需节约弹药,就是给我朝前方射击,主射手牺牲,副射手顶替,副射手阵亡弹药手上此战,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大抵就是如此了。

楚少云或许做出了自己这一生最正确的抉择,没有之一

刚激情优雅的吟完诗句的千织百辉压根没想过自己会在中国人的阵地后方遭遇中国人,而且是大几百中国人。

更令人痛苦的是,是拥有高达100挺轻机枪和120具枪榴弹以及6门步兵炮的几百中国人。

反观日军装备的「重」火力呢以日军步兵中队编制为例,一个日军步兵小队兵员55人,装备掷弹筒2具、轻机枪2挺,一个步兵中队拥有3个步兵小队,那就是6具掷弹筒和6挺轻机枪,剩余基本都是步枪和南部十四式手枪。

千织百辉此时为轻装步兵大队,除了千辛万苦带了3挺重机枪,其余重机枪和步兵炮、迫击炮,全部被放弃

也就是说,千织百辉此时率领的6个步兵中队所具备的火力,拥有36具掷弹筒和36挺轻机枪以及数百杆步枪

但最致命的,还真不是连射火力和重火力上的差距,而是此时日军一无所觉,翻山越岭连夜间都要行军而疲惫至极的日军完全丧失了警惕性。

他们不仅没有像往常一样派出侦察尖兵,甚至都没有挖掘野战战壕,随着进入二道梁地区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就是沿着二道梁分布开来,以步兵中队为单位,随意的找了一片空地,铺上单兵行囊,就打算进入梦乡。

长达700多米的二道梁夹缝中的山坡上,涌入了6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重机枪小队以及一个工兵小队,虽称不上熙熙攘攘,那也算是热闹的很。

而此时的日本人做梦也没想到,在他们对面山坡的草丛中,几百用毛巾捂着口鼻的人正猫着腰从灌木丛中悄悄前进。

四行团现在还没有装备作战靴,无论官兵,基本还是穿着老乡们加工出的布鞋,也正是这种软底布鞋,减轻了行动的声响。

用毛巾捂住口鼻,也是为了避免枝叶碰到口鼻引起咳嗽和喷嚏这些人体本能反应,甚至许多人在老兵的要求下口咬着木棍前行,那也是为了避免这些

最新小说: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当西幻女巫穿到修仙界做卷王 我在欧洲搞军工 团宠萌宝四岁半,在玄学界爆红了 夫人死后,顾总一夜白头 大明海贼 十国江山风月 岑律师,你老公拒不离婚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