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凝守夏 > 其他类型 > 港娱:功夫之王 > 第345章 不是一般人

第345章 不是一般人(1 / 3)

第345章 不是一般人

李联杰之前凭着《剑雨》和《书剑》,已经奠定了他功夫小子的名头。

这次《方世玉》上映,白杨影业十分看好,加大力度宣传,来势十分凶猛。

1984年的端午节是6月4号,刚好是周一。

《方世玉》选择在6月2号,全港九十余家戏院同步上映。

一个周末加上端午节,算是一个不错的档期。

院线建盟成立之后,最大的变化有两个。

一是新片上映,戏院比以前多几倍,如果排片高的话,前期票房会十分凶猛。

这使得电影公司对电影上映前的宣传工作十分看重,因为搞好了三天就能回本。

二是大型的电影公司不再随便开戏,变得很谨慎。

以前三大院线只能靠自己的片子,为了不让戏院空着,开戏非常随意。

经常是导演有个想法,那好,拍吧!

剧本,那是什么?边拍边想呗!

现在不会了,因为每周都会有新片上映。

现在香港一年大概能上映一百部华语电影,包括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

不算外语片,平均每周上映两部新片。

这一次,和《方世玉》同期的是邵氏制作的咸湿片《唐朝豪放女》,由夏文汐饰演一代才女鱼玄机。

夏文汐这人不厚道,看似全果,但关键部分挡得严严实实,啥也看不见。

拍咸湿片不露点,拍尼玛的什么咸湿片?

一点职业精神都没有,差评!

《唐朝豪放女》的剧情无聊得一批,脱了又根本没脱,让观众看什么呢?

因此,院线联盟看了样片后,对票房很不看好,只给出了15%的排片。

而《方世玉》的排片则高达70%,剩下的15%是还在上映的旧片。

《方世玉》这种放映规模,比以前在白杨院线一家单独上映,单日放映场次要高出一倍以上。

只用了一周时间,票房就达到了1500万。

到了六月中旬,上映的片子是邵氏的《魔殿屠龙》和内地的《秋瑾》。

这两部电影都无人问津,票房几十万,对《方世玉》造不成任何威胁。

整个六月都没有什么像样的电影上映,让《方世玉》霸占了整整一个月档期。

一直到七月陈龙的《上海正午2》上映,《方世玉》才宣告下画,票房2580万。

凭着这个票房,李联杰彻底坐稳了香港一线打星的位置。

杨叶也信守承诺,为元奎和李联杰开设电影工作室。

元奎的才能比不上陈龙和洪京宝,无法独当一面。

李联杰也不像七小福那样是从小在片场里摸爬滚打长大的,技能全面,啥都会。

他俩都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须联手,才有资格和洪京宝、陈龙一争高下。

《上海正午2》延续第一部的风格,再次在北美大收3000万美金,使得陈龙在北美步入一线打星行列,片酬涨到150万美元。

好莱坞的片酬以1992年为分界线,一线超巨的片酬可以达到1500万美元,在此之前,三百万美元就是天价。

邹文怀虽然因为一部《银翼杀手》在北美折戟,但他并不死心。

因为随着日本人开发的VHS录像机在北美普及,电影的音像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邹文怀发现《银翼杀手》虽然票房惨败,但是这两年在音像市场上却表现不俗,而且口碑在反转。

这样下去的话,过个十年八年,他投的钱就又赚回来了。

现在见陈龙在北美大火,邹文怀便又和陈龙勾搭上了,打算请陈龙做主角,再拍一部西片。

不出意外的话,这部西片就是惊天大坑《威龙猛探》了。

杨叶也不戳破,随他们折腾!

《威龙猛探》是《警察故事》的灵感来源,陈龙不踩这个坑,《警察故事》出不来!

……

《上海正午2》虽然在北美比较卖座,但是在亚洲就比较一般。

日本票房3亿日元,只有《A计划》的十分之一。

登陆香港之后,票房一千四百多万港币,比第一部还少了几十万。

尽管如此,陈龙也并不以为意,因为在北美已经赚麻了。

这厮带着汤姆·克鲁斯,乐颠颠地在亚洲乱逛,到处搞宣传,走到哪都有一个白人帅小伙跟着,还叫他大哥,倍儿有面子,装得一手好逼啊!

亚洲有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日本,汤姆·克鲁斯可以借此增加在亚洲的影响力,自然也是求之不得。

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了!

《上海正午2》上映半个月后,《拳霸》终于要上映了。

《拳霸》早就拍完了,也借着三月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卖完了全球发行权。

杨叶这些年的电影票房维持得比较稳定,但也没什么起色。

一般来说如果他搞传统的港式动作片的话,全球票房撑死了七八千万美金。

如果迎合西方的话,就可以破亿。如果拍西片,请白人来主演,那就更高,比如《第一滴血》全球大收1.6亿美

最新小说: LOL:我能无限顿悟! 宋闺 40K:帝皇去哪儿了? 巫师:我的后院通伦敦 半岛之娱 单身主义的我绝不恋爱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拥有等价天平的我不是妖魔 住大院,八零辣妻发家致富日日忙 西游之蛟魔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