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非之谋(2 / 3)

似对方血亏的礼品,实际上又暗藏杀机。因为奥地利帝国一旦接受了这份礼物,那就等于替阿曼帝国扛下了与列强周旋的重担。

不过弗兰茨并不在乎,因为蒙巴萨对他来说实在不值一提,所以他会保持蒙巴萨自由贸易港的地位,弗兰茨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小小的诱惑就一步踏进火坑里。

小小安抚下惴惴不安的盟友也是应该的,所以弗兰茨决定勉为其难代弗里德里希收下。

所有权是弗里德里希的,经营权是弗兰茨的,五五分账也算公平。

其实这种天降横财对于一般大贵族来说根本把持不住,不过作为奥地利帝国最富有的家族成员之一,这笔钱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弗里德里希对这笔钱的处理是将其直接划到海军军费之中,这一点弗兰茨非常赞同。

海军元帅自己花钱造军舰,佩服,佩服。

弗兰茨还给赛义德写了封信,告诉这位盟友该如何摆脱困境。

那便是“多生孩子,多种地。”

尽管这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句没头没脑的话,然而在赛义德眼中却是金玉良言。

实际上阿曼帝国人口太少了,其中还有三分之二的奴隶。

如果阿曼帝国能直接向索马里移民三十万人,那还需要害怕游牧部落的威胁吗?直接把敌人赶尽杀绝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同样来自内志和列强的威胁也是如此,一切的恐惧都来自于人口的不足。然后作为回礼,奥地利帝国将支持阿曼帝国殖民马拉维王国。

马拉维王国的大湖区是此时东非地区最富庶的区域之一,但是为了将阿曼帝国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这点代价还是值得的。

此时的奥地利帝国还没有一个足够保卫自己殖民地的海军力量,所以哪怕是虚与委蛇也要和这个西印度洋的霸主搞好关系。

巴加莫约,借助季风和洋流的优势,一艘艘满载着达利特劳工的船只到来,再运走剑麻、兽皮、丛林肉、粮食这种坦桑尼亚地区多到没人要的货物。

虽然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禁止食用丛林肉,但是口味独特的食物可是印度王公们的最爱。

神秘的丛林肉配上秘制的咖喱,再来一碗香浓的恒河水,这便是印度王公们奢侈又糜烂的生活。

此外由于突然的战乱导致印度次大陆上物价飞涨,这其中涨得最厉害的便是粮食,原因无他,因为这是硬通货。

再加上四面八方赶来的英国援军都需要大量补给,所以今年印度的粮食价格比阿曼帝国和阿比西尼亚地区还高。

随着大批劳工的到来,坦桑尼亚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五年之内将会完成对滨海地区和原来七国遗址的开发,然后向内陆挺进。

不过坦桑尼亚总督区和印度之间的这种贸易没法持续太久,因为双方资源重叠十分严重,但好在可以南洋地区,及远东地区形成互补。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引进了超过八万名劳工,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

要知道加利福尼亚殖民地到日本的航线上,商船是西印度洋地区的七倍,但也仅仅向加利福尼亚本土引进了五万名劳工,其中还有近两万人死于非命。

幕府出售的劳工价格十分便宜,但是运费真心不低,所以这一次在加利福尼亚的损失不能算小。

说回坦桑尼亚殖民地,随着达利特劳工的进一步增加,和殖民地政府以“黑”制“黑”政策的出台。

坦桑尼亚地区的黑叔叔和小动物可算是遭到了灭顶之灾,有欧洲学者评价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人只干活不吃肉,其实除了一部分素食主义者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吃不起肉。

而坦桑尼亚殖民地对于这些达利特劳工的态度是接近散养状态,再加上非洲大草原上满地乱跑的小动物。

这就导致了一次坦桑尼亚自然生态的浩劫,达利特人对小动物的屠杀效率可比土着黑人高多了几乎到了光盘行动的程度。

那些本来就失去了部族庇护的土着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但也解决了一直困扰殖民地的黑人流民问题。

否则殖民地民众每一次外出都要雇佣安布雷拉士兵,这样不仅仅是浪费,同时也是在体现着地方官员的无能。

然后便是基建问题,否则每次雨季都是一次洗牌,随机重整道路,或者是抹平农田,几条大河每年都会随机改道,在大平原上自由地徜徉。

不过很快就有更讨厌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东非内陆地区出了一位草原王者,自称“三百万东班图人的王”准备起兵东征。

而目的地刚好是奥地利帝国的坦桑尼亚殖民地,弗兰茨倒不是觉得对方真能弄出来几百万土着来打自己。

但这是历史完全不存在的事件就让弗兰茨很恼火,他不知道自己去灭了这支部落之后会不会又出现什么更奇怪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还是要重视一下的,三百万自然不可能,但是理论上部众十万还应该是有的,然后再除去一半不能打的老弱妇孺,再除去一半后勤和管理人员。

七八万,这已经是奥地利帝国在非洲面临的最大挑战了。

之前虽然遭遇过人数更多的国家,但是原始的农耕文明的动

最新小说: 困庭珠 侯门风华 单身主义的我绝不恋爱 LOL:我能无限顿悟! 半岛之娱 随身山海世界 大小姐只想搞钱 西游之蛟魔覆海 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黑暗灵族